脚趾甲变厚发黄?小心灰指甲找上门!
来源:乌鲁木齐大西北皮肤病医院 
温馨提醒:如果手机网络不稳定,请点击一键通话按钮,与在线客服沟通
24小时免费咨询
生活中,不少人发现自己的脚趾甲逐渐变厚、颜色发黄,甚至出现分层、凹凸不平的现象,却往往误以为是“年纪大了”或“指甲受伤后的自然变化”。实际上,这些症状很可能是灰指甲的早期信号。灰指甲,医学上称为甲癣,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常见指甲问题,温暖潮湿的环境、免疫力下降或指甲受伤后,都可能成为真菌“安营扎寨”的契机。尤其是脚趾甲,因长期处于鞋袜包裹的密闭空间,更易成为真菌的“重灾区”。
灰指甲的典型表现具有渐进性:初期可能仅是甲面出现小白点或黄斑,随着真菌不断侵蚀甲板,指甲会逐渐增厚、变脆,颜色从淡黄发展为灰白、棕褐,甚至完全失去光泽。部分患者的指甲边缘会翘起、分离,露出下方碎屑状的甲床,严重时整个指甲可能脱落。由于真菌会通过接触传播,灰指甲不仅影响美观,还可能传染给其他指甲或家人,甚至引发脚气、体癣等皮肤问题。更需警惕的是,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较弱者若忽视治疗,真菌感染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。
面对灰指甲,许多人存在认知误区。有人认为“指甲变厚是缺钙”,盲目补充钙剂却毫无效果;有人自行购买药膏涂抹,却因未穿透厚甲板而无法触及深层真菌;还有人听信“偏方”,用醋、蒜等刺激性物质浸泡指甲,结果加重了指甲损伤。事实上,灰指甲的治疗需要针对真菌特性,选择能渗透甲板、持续抑制真菌生长的药物。同时,治疗周期通常较长,需坚持用药并配合日常护理,才能避免反复发作。
预防灰指甲,日常细节是“防线”。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是关键:每天洗脚后彻底擦干,尤其是脚趾缝;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,避免长时间穿不透气的皮鞋或运动鞋;定期更换鞋袜,并在阳光下晾晒杀菌;不与他人共用拖鞋、指甲剪等个人物品,防止交叉感染。此外,修剪指甲时避免剪得过短,防止指甲边缘受伤;公共浴室、游泳池等场所尽量穿拖鞋,减少接触真菌的机会。
乌鲁木齐大西北皮肤病医院提醒您:脚趾甲的细微变化可能是健康的“晴雨表”。发现指甲增厚、发黄或变形时,不要自行处理或拖延,及时观察症状变化,保持足部卫生,必要时及时就诊。早关注、早护理,才能守护指甲健康,远离灰指甲困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