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宴背后有风险,吃鱼过敏真会踏上生命“鬼门关”?
来源:乌鲁木齐大西北皮肤病医院 
温馨提醒:如果手机网络不稳定,请点击一键通话按钮,与在线客服沟通
24小时免费咨询
在餐桌上,鱼肉是营养丰富的佳肴,但对部分人而言,它却可能是引发过敏反应的“危险炸弹”。很多人疑惑,吃鱼过敏究竟会不会有生命危险?答案是,在特定情况下,这种风险确实存在。
吃鱼过敏的根源在于人体免疫系统的“过度警觉”。鱼肉中富含蛋白质,其中某些特定蛋白质成分,如小清蛋白、副肌球蛋白等,对部分人群的免疫系统而言属于“外来入侵者”。当一次摄入这些鱼类蛋白,免疫系统会错误地将它们识别为有害物质,产生特异性抗体(主要为IgE抗体)。这些抗体如同“哨兵”,时刻监视着体内情况。当再次摄入鱼肉,相关蛋白与抗体迅速结合,激活免疫细胞,释放组胺、白三烯等生物活性介质。这些介质才是引发过敏症状的“罪魁祸首”。
轻微过敏反应通常表现为皮肤、黏膜症状。组胺等介质作用于皮肤血管,使其扩张、通透性增加,皮肤便会出现红斑、瘙痒、风团等荨麻疹症状,如同被蚊虫叮咬后的大片红疹,瘙痒难耐,影响生活质量与心情。作用于呼吸道黏膜,则会引起鼻塞、流涕、打喷嚏,就像患上普通感冒,却反复难愈;严重时还会导致喉头水肿,患者感觉咽喉部有异物堵塞,呼吸费力,发出“嘶嘶”的喘息声,说话声音也会变得沙哑。
若过敏反应进一步加重,全身症状会接踵而至。大量生物活性介质进入血液循环,引发全身性血管扩张、血压下降,导致头晕、乏力、眼前发黑,甚至出现意识模糊、晕厥等休克前期症状。此时心脏为维持重要器官供血,会代偿性加快跳动,患者能明显感到心慌、心悸。
而危险的当属过敏性休克。这是严重的全身性过敏反应,病情进展迅速,若不及时救治,几分钟内就可能危及生命。患者血压急剧下降,收缩压可能降至90mmHg以下,重要器官得不到足够血液灌注,功能迅速衰竭。心脏因缺血缺氧出现心律失常,甚至心脏骤停;大脑缺血导致意识丧失、昏迷;肾脏缺血引发少尿、无尿,后来可能发展为急性肾衰竭。
乌鲁木齐大西北皮肤病医院提醒您:为避免吃鱼过敏带来的生命危险,过敏体质者务必远离鱼类及相关制品。若不慎误食出现过敏症状,轻微者可口服药物缓解;一旦出现呼吸困难、血压下降等严重症状,必须立即就医,注射急救药物,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。了解吃鱼过敏的风险,做好预防与应对,才能守护生命安全。